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突破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材料关键技术

Time: 2020-04-16  admin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在科研战“疫”中,张立群教授团队聚焦解决我国医用和民用口罩在疫情期间突出的供需矛盾,聚力为打赢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大战役提供战略物资储备,与校内外多个科研团队联合攻关,在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材料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实验室联合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田洪池博士团队,研发出一种集高荷载电荷/高抗静电衰减、抑菌、抗老化功能三合一的新型熔喷级聚丙烯(mb-PP)材料。它可用于制备民用口罩,具备更耐消毒清洗、抑制细菌滋生、可长期存储和可重复使用的性能。

图片关键词

        用该新型材料制成的熔喷纤维布,纤维细度小,直径均匀,静电吸附效应强,因而对细菌和病毒的阻隔率很高;同时该材料的抑菌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也非常好,用其制备的口罩可用60℃以上的水,持续并完全浸泡30分钟,悬挂晾干后或用电吹风吹干,就可以再次使用。如果按照一天佩戴8个小时来计算,使用新材料口罩至少可以使用三天,相当于把传统意义上的一次性口罩的寿命延长3-6倍。目前已批量试制了百万余只高性能口罩,4月份将给北京市提供1000万只可重复口罩,驰援首都“抗疫”和“复工”战役。

【创新成果】

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创新应用“3D复印”智能塑化制造技术,生产防疫护目镜

        疫情发生以来,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杨卫民教授团队积极投身科技抗“疫”工作,采用“3D复印”智能塑化制造技术,急速批产防疫护目镜产品。

图片关键词

        3D复印技术是以模塑成型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通过扫描、制模、成型一体化的智能系统构建,实现具有复杂结构特征光学级零件的三维立体快速复制。防疫护目镜使用的聚碳酸酯为原料,透明度高,对皮肤无毒无害,特别是对人体的贴合性好,充分考虑了长期佩戴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可用于广大一线医务工作者和社区服务人员在与病患近距离接触时的疫情防护。

        该实验室应急制造出带侧光板型的护目镜,为武汉抗疫一线的环卫工人提供了及时的健康防护,同时还捐赠给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和北京环卫集团等抗疫一线单位。

分享:
Bjsyslm@163.com

北京实验室联盟丨工作联系邮箱

北京实验室联盟 版权所有 @2019 本站的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京ICP备18059187号-2

京ICP备180591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