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亮相北京地铁

Time: 2020-07-15  admin    

近日,城市轨道交通北京实验室联合协同单位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的“首都智慧地铁”科研项目成果——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于近日正式亮相北京地铁6号线进行运营试验。

图片关键词

该系统采用大量新技术,与传统系统相比,具有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等显著优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乘客出行,同时也能更好的适应疫情等特殊时期的乘客出行需要和安全保障。智能体现在何处?

新媒介手段为乘客提供更丰富、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6号线车站,车门上方、通道上方新增4K高清屏幕,乘客可以在车厢的不同位置获取下一站、前方车站洗手间、扶梯、换乘路线、出口位置分布、前后车厢的拥挤度。此外,列车车窗“摇身一变”,成为一面55寸“魔镜”,列车起步后,分别播放列车当前位置、线网图以及前方车站三维示意图。

图片关键词

呼家楼站“候车引导屏幕”

在呼家楼站,“候车引导屏幕”和屏蔽门结合,当“智能列车”到来前,可提前告知乘客“智能列车”的运行位置、不同车厢拥挤度、强冷/弱冷车厢,方便选择合适位置候车,后续还将支持对“越行大站快车”的运营信息提示。

车厢“眼睛”可智能分析

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也让列车车厢内长了可以智能分析的“眼睛”。这双眼睛具有保护乘客安全的功能。例如当一个乘客因为身体不适在车厢内倒下,系统利用车内感知摄像头、运用先进的图像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首次实现了对于车内乘客晕倒、挥手求助等的检测和报警。

同时,司机前方也加设感知设备,利用司机面部特征推断驾驶状态,一旦检测到疲劳、分心,系统就会语音提示,为乘客给予主动智能的安全保障。

该列车可实时采集车内满载率、温度、湿度、空气等信息,与其他列车运行数据一并上传运营监控云平台,为舒适度改善、运营管理提供数字化依据。

图片关键词

车厢自动感知乘客系统

智能列车实现“网联化”

智能列车实现“网联化”,通过无线自组网,实现列车级信息传输。系统设置不良信息过滤“防火墙”,杜绝不良文本、视频进入。整车设立一体化平台,实现信息汇总、逻辑集中控制。平台支持扩展“千里眼”“顺风耳”“智能运维”功能,列车区间运行过程中,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感知(TIDS),只要前方出现构成危险的障碍物、人员,系统自动报警、提示降速;列车回库后,连接库内WIFI上传运维数据,为设备维护、故障预测提供有力支撑。

据介绍,智能列车乘客服务系统是面向最优出行体验的全新一代地铁乘客服务系统。该系统采用大量新技术,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等显著优势,代表乘客服务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该系统已经进入运营试验阶段,后续功能还将继续完善。

图片关键词


分享:
Bjsyslm@163.com

北京实验室联盟丨工作联系邮箱

北京实验室联盟 版权所有 @2019 本站的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

京ICP备18059187号-2

京ICP备180591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