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在黄龙自然保护区成功实现迁地回归
杓兰别称女神之花,杓兰是兰科杓兰属的植物,具有极高观赏价值,不仅有着富于奇特美感的艳丽花朵,而且叶片的姿态也相当高雅,是十分珍贵的高山兰花精灵,同时,它也被称作“植物中的大熊猫”,是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的旗舰类群。
日前,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成员单位北京植物园与黄龙自然保护区签订了“黄龙自然保护区珍稀高山兰科植物迁地保育”合作协议,双方在黄龙举行了杓兰保育迁地回归仪式。这标志着北京植物园在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保育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中国是世界杓兰的分布中心,超过一半的杓兰资源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黄龙所在的川西北高山地区,仅黄龙自然保护区就分布有超过10种杓兰。
杓兰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兰花,受到世界各地兰花爱好者的青睐。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人为活动的干扰也是导致其个体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黄龙地区的自然种群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对杓兰属植物开展保育研究和回归工作刻不容缓。
自2016年起,北京植物园和黄龙管理局在杓兰保育研究方面就开展了持续合作,2017年双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黄龙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保育综合研究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双方在杓兰等相关珍稀濒危植物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据悉,为保持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以保育为目的的繁殖需要通过种子来进行繁殖,需采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式去努力打破它的休眠,并提供合适的培养条件来帮助杓兰种子萌发。
今年,北京植物园已将2000余株繁育的兰花在黄龙自然保护区实现了迁地回归。据介绍,北京植物园为黄龙管理局送回的2000株兰科植物,在黄龙花卉培育基地经过一个半野化环境的过渡训练生活阶段后,将兰花繁殖到黄龙景区,让黄龙景区环境更加优美,更加丰富多彩。
北京植物园和黄龙自然保护区举行杓兰迁地保育回归仪式
北京植物园繁育的兰花 图3 北京植物园技术人员在黄龙自然保护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