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实验室联盟大事记
2020年,在北京市教委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北京实验室联盟(简称联盟)理事会的领导下,联盟各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联盟始终以提升实验室创新力、影响力、竞争力和贡献力为工作目标,努力构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和创新服务平台,实现实验室发展需求和共同利益。本年度,联盟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创新,主动工作,在宣传报道、推广交流、创新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一年来,联盟秘书处作为上传下达的枢纽,精准高效地落实市教委的各项决定,向理事会和成员单位执行上传下达的任务,努力实现北京实验室联盟的服务宗旨。
《雨点》科技版视频APP上线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体,已成为下一个开创性的教育工具,为能顺应时代潮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高科技、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需求,联盟立足各北京实验室科技创新成果,率先布局,开发了《雨点》短视频学术交流平台。
科研当接地气,成果方惠民生。该短视频交流平台将以“科研带动民生,民生促进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惠及民生”为导向,全面立体、生动形象、直观透彻的呈现各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雨点》科技版视频APP上线后,将进行整体规划,逐步推进,分期实施,开创科技成果发展新局面,让科技创新点亮美好生活。
推出十三期联盟简报
回顾2020年,联盟共收集了各北京实验室150余篇新闻素材,推出了13期联盟简报,向上级部门及各联盟理事单位全面报道了各实验室在科研方面的重大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先进人物和获奖信息等,达到了资源共享、反映情况、交流经验和传播信息的目的,增进了各理事单位之间相互了解和学习的程度,为逐渐打破实验室边界,创造融合新型实验室联合体打下良好的软基础。
新增四个理事成员单位
2020年,联盟在十三个理事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共新增四个北京实验室,分别是清华脑与认知智能北京实验室、清华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智慧环保北京实验室、北京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新的理事成员丰富了北京实验室联盟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壮大了联盟综合实力,为联盟更快更好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生力量。
获二十余项人才称号
本年度联盟各实验室人才建设成果丰硕,共获23项各类人才称号及奖项。其中,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代康伟荣获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张雷副研究员荣获202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人选;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北京实验室杨旗教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生物检测及技术北京实验室黄国亮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通用航空技术北京实验室朱衍波研究员获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先进信息网络北京实验室路兆铭副教授荣获2020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人选,黄韬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城市轨道交通北京实验室曹源教授获2020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詹天佑贡献奖及铁道学会科技奖一等奖;环境前沿技术北京实验室鲁玺副教授入选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联盟官网浏览量达十万余次
联盟官网(www.bjsyslm.com)及时报道了各北京实验室在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浏览量达到十万余次,起到了门户宣传的积极效果,展示了联盟强大的基础研究、创造价值、解决社会经济难题的硬实力,提高了联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同时也为潜在的合作搭建了通道。后续,联盟官网的模块将根据各实验室的发展进程,不断进行优化,让信息呈现更直观生动,不断扩大影响力。
联盟公众号推出五十余篇成果报道
联盟微信公众号择优同步推出50余篇创新成果报道,阅览量、转发及点赞达上万次。该平台采用自媒体的形式达到了快速传播的目的,与网站形成优势互补,构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极大提高了联盟的社会声望和公信力。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公众号推出多篇联盟各实验室抗疫战果,如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团队,在抗击疫情期间,完成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恒温扩增核酸分析系统的研发工作,并在武汉和全国多个城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卫生防疫战役中进行示范应用。该技术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得到高度评价,为北京实验室争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与清华长庚医院联合研发的“基于影像与临床信息的新型冠状病毒AI定量辅助诊断系统”可在5至10秒内得出诊断结果,成为抗疫一线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的“诊疗助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先进信息网络北京实验室5G网联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温向明教授带领团队连夜讨论,加班加点,成功研发“公共区域无人清扫、消杀车辆及平台”,为助力疫情防护工作、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
举办多场线上线下高端学术论坛
联盟牵头举办的线上线下多场高端学术论坛,有力推进了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交流合作。今年下半年,先进信息网络北京实验室的OpenAirInterface Workshop FALL 2020Beijing暨OS-RAN开源无线生态峰会盛大召开,此次峰会共邀请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40余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吸引了线上线下来自全球各地500余人齐聚一堂,共谋开源无线领域的创新发展,在这里学术大咖携手行业精英,解锁了更多开源无线领域前瞻性的热点议题,深度剖析探讨了行业发展方向及新模式。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围绕多尺度区域水循环、地面沉降与地下空间安全等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研讨会,共同探讨了高强度超采地下水、高密度城市集群、高速立体化交通网络,以及南水北调等诸多因素叠加作用下,北京、京津冀区域地下水系统演化与地面沉降响应的新规律、新模式,为区域水资源安全与地面沉降防控提供关键技术与科学对策。
官方呈现各实验室宣传片及宣传册
联盟积极响应市教委号召,组织各北京实验室编撰实验室宣传册、制作宣传片,并进一步在联盟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发布推广。通过宣传视频的制作,各实验室再次全面梳理了专业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方向、代表性研究成果、软硬件设施、人才队伍、研究经费等情况,此次以官方视频的方式呈现,极大提高了宣传效果,充分展现了各北京实验室综合实力。通过联盟网站和公众号推出后,必将引发强烈关注,吸引更多合作资源。
联盟持续推进多个项目合作
联盟秘书处紧密围绕联盟宗旨,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各实验室项目的合作与交流。截止目前,通用航空技术北京实验室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展开合作,联合组建未来立体交通研究院,由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项昌乐院士担任院长;在飞行汽车领域、空天车地一体化轨道交通管理领域、人工智能网上医院、新能源汽车AI大数据分析、心血管相关疾病术后营养干预、心血管疾病人群肠道菌群特征性研究领域也开展了多个项目合作。
展望新的2021
展望未来,2021年联盟将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首先,在市教委领导的指导下,北京实验室联盟持续开展举办每年5-6场北京实验室高端论坛,先由各北京实验室申报高端论坛举办计划,汇总至联盟秘书处进行统计筛选,再上报至北京市教委进行审批。此外,每年年底由联盟主办,各北京实验室承办北京实验室联盟工作年会。
其次,联盟定期持续开展不同主题的联盟理事会议,开放融合、探讨交流、凝聚力量、汇集资源、共谋发展。
再次,联盟各理事单位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新的一年要再度发力,寻求更多新的合作领域,围绕科技进步和发展,不断整合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结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最后,联盟要做好各北京实验室重大成就简报工作,联盟官网、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推广工作,借助这些对外传输窗口,把各实验室在科技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简报的形式直接上报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北京市教委领导及其他相关北京市各部门,并通过官网、公众号的及时优选推送,让各实验室的最新动态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
新的一年,北京实验室联盟将在联盟理事长温向明教授、秘书长路兆铭副教授的带领下,继续秉持汇聚资源、开放协同、学科交融、自我治理、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继续努力工作,以更高质量的工作服务各北京实验室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