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开源 共建生态 - 2021开源无线生态峰会盛大召开
2021年12月12日至14日,由北京邮电大学联合两大国际开源社区OS-RAN社区和OAI软件联盟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开源无线生态峰会在北邮科技大厦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峰会得到了北京市教委、中国通信学会、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实验室联盟、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指导与大力支持。来自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以及全世界开源爱好者共聚一堂,共享开源成果,共商开源无线大计。
峰会通过“会”、“展”、“赛”环节,深度解读开源无线领域前沿技术,全方位展示开源社区取得的众多创新成果,共同破解了开源无线领域技术难题,其中涵盖了开源无线通信领域的“网络智能”、“开源芯片”、“开源通感融合”“6G”等热点高频词。思想交锋,智慧碰撞,全球开源人在这里共谋技术开源,产业开放,百家争鸣的开源发展新篇章。
峰会开幕式上,先进信息网络北京实验室、BUPT-EURECOM Open5G联合实验室主任,开源无线网络联盟主席温向明教授对大家拨冗莅临表示欢迎及感谢。他指出,OAI建立了端到端完整的开源5G网络系统,实现了中国、法国、美国三个开放平台的协作集成研发测试;OS-RAN开源无线社区成功发布了OpenXG项目的第二个版本“氦”,实现了无状态化核心网、高性能接入网协议栈、低功耗终端协议栈等网络单元,并且发布了面向开源生态的开放硬件参考设计;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开源无线生态的建设和发展,相关成果的应用推动了无线网络领域的创新发展和示范应用。
后续,为进一步加快开源社区建设和开源项目研发的进程,需聚焦开源无线体系在开源安全架构、开源软件、开放硬件、开放数据接口、人工智能管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各方在开源5G及下一代网络领域的深度合作及交流发展。
△温向明教授致辞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表示,开源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相关技术、业务应用的发展,正在逐步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5G网络规模部署及6G网络技术研究的开展,无线网络的开源化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这将能够打破各行各业融合中的壁垒,加快形成数字时代科技与产业发展新优势。中国通信学会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支持无线开源技术体系和开放产业体系,大力支持并引导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开源开放体系发展,以开源开放为基础构建无线通信领域新基建。
△文剑副秘书长致辞
北京邮电大学科研院院长贾庆轩教授指出,OS-RAN开源无线网络社区自成立以来,完成了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OpenXG系列开源项目发布。在开源网络体系架构、开放硬件、开源软件、原生智能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形成了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未来要更加积极地发展和引导开源无线技术体系和开放产业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开源开放体系。
△贾庆轩院长致辞
科创中国开源创新联合体副秘书长杜新峰指出,开源技术正在成为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的重要手段。移动通信领域的开源不仅要做到技术开源,还要做到产业的开放。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广泛联系开源领域各类创新主体,汇聚开源创新资源,建设开源实验室、开源社区、开源创新示范基地等基础设施,打造无线领域开源生态,推动科技共同体建设。
△杜新峰副秘书长致辞
会议现场,OpenAirInterface Software Alliance Operation Director Irfan Ghauri 进行线上致辞。他对峰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开源开放、群体协作将进一步推动电信行业产业链商业模式的变革,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参与者能够加入开源无线社区,参与到开源项目的贡献中,进一步提升无线开源项目的影响力。
△Irfan Ghauri致辞
OS-RAN开源无线社区致力于推动开源无线技术研究、社区建设及开源无线产业的发展。北京邮电大学王鲁晗老师表示,OS-RAN开源无线社区的里程碑计划如约推进,OpenXG项目继“氢”版本首秀后,今年年中又发布了第二个 “氦”版本,在功能完整性、多平台兼容性及高性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他还介绍了OS-RAN开源无线社区里程碑计划的后续进展规划及社区的运营情况。
△王鲁晗老师介绍开源无线社区发展与治理
Raymond Knopp发表了题为“释放5G领域开源潜力”的主体演讲,他首先回顾了OpenAirInterface开源项目在过去一年取得成就,并介绍了社区在未来一年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开源5G已经逐步被应用到了移动通信行业多个环节,开源效应和影响力开始逐步得到显现,需要进一步提升开源项目成熟度,充分释放5G领域开源潜力。
△Raymond Knopp教授作主题演讲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朱伏生,作了题为“关于开放开源5G的一些思考”的演讲。他分析了当前5G系统发展的瓶颈和困难,并结合当前已有的开放架构、开源5G的发展及问题,提出了未来5G开放开源的新发展思路和建议。
△朱伏生院长作主题演讲
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包云岗,在题为“面向下一代计算的开源硬件与敏捷设计实践”的演讲中介绍了RISC-V与开源处理器生态、敏捷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分享了团队在开源RISC-V处理器、Chisel敏捷设计、开源EDA工具链方面、敏捷设计云平台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开源芯片生态发展愿景与学术挑战。
△包云岗副所长作主题演讲
网络智能化已成为通信行业的共识。北京科技大学计通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君教授,以“未来移动网络中基于人工智能的资源优化”为主题发表演讲,探讨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未来移动网络相关的技术挑战和最新成果。重点针对未来移动网络和人工智能、无线网络中基于人工智能的资源管理问题、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分享。
△张海君副院长作主题演讲
开源无线通信系统推动了云网融合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促进了其产业创新与生态繁荣。联想集团云网融合事业部首席研究员、云网融合事业部高级总监李瞳,发表了题为《开源无线助力云网融合创新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联想云网融合技术采用通用服务器与加速硬件,通过软件定义、容器化与虚拟化方式实现5G接入网、核心网等网络功能,以及面向制造、交通、园区等领域的垂直行业应用。联想愿与产业同仁携手,共同开放创新,共筑开源生态,助力云网融合技术、产业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
△李瞳研究员作主题演讲
为吸引更多专家、工程师、学者等参与开源活动及开源贡献,峰会还针对开源无线领域得技术难题, 联合OpenAirInterface Software Alliance(OAI软件联盟)举办了低功耗高性能开源无线实现编程马拉松比赛,经过评委会的层层选拔,最终锁定了金奖和银奖得主,他们是分别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团队及中山大学团队。
△峰会组委会联合主席费泽松教授为获奖团队颁奖
在技术研讨和培训环节,共有来自22家单位35个专家学者进行了技术演讲,其中包括线上接入的Eurecom Raymond Knopp教授、Tien Thinh Nguyen、Hidehiko Tobe等专家;以及峰会现场来自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英伟达、阿里巴巴、联想、威视锐、腾讯、北京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
学术大咖携手行业精英,从前沿观点无线接入网开放进展及开源生态,通感一体化开源芯片,到网络智能化的6G网络中基于AI引擎的资源管理,再到开源通感融合的感知通信一体化性能分析及波形设计,及高性能软硬件协作等众多行业领域进行深度探讨及交流。来自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的代表们在这里畅所欲言,碰撞出了更多的思想火花,凝聚出了更多共识。
此外,OS-RAN社区、北京邮电大学、珞光电子、IPLOOK、曾益科技、中国移动研究院等单位,在主题展厅深度展示了基于开源无线技术的相关产品及平台,让大家在这场科技“盛宴”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