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城乡生态环境实验室 城乡生态环境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聚焦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由北京林业大学牵头,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植物园、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搭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 实验室名称: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 研究领域: 城乡生态环境
- 所属地区: 北京
城乡生态环境实验室 城乡生态环境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聚焦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由北京林业大学牵头,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植物园、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搭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城乡生态环境实验室
城乡生态环境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聚焦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由北京林业大学牵头,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植物园、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搭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研究领域与方向定位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制约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因素。本实验室围绕“城市人居环境改善”这一核心问题,以城乡绿地生态网络安全与构建、生态功能性植物材料选育与高效繁育、城乡生态环境营造为研究方向,充分发挥联合单位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效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具有本土地域特色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建成北京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创新基地、成果示范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北京”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孵化和人才保障。
发展建设目标
将实验室建设成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创新基地、新材料新技术成果应用的示范基地和高水平的生态环境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提升实验室支撑学科的实力和水平,提速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高精尖人才的培养,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选育出一批适宜北京地区应用的生态功能性植物材料,研发高效的植物新品种培育、栽培和应用技术体系;构建北京市城乡生态环境营造技术体系、城乡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及构建技术体系。建立北京市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基地,营造具有北京地域性特质的多样性植物景观,缓解北京的大气污染、杨树飘絮、热岛等生态问题,引领城市棕地生态恢复、节约型绿地建设、立体绿化方向等发展;推动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绿化营建水平进一步提升,并对其它地区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事业产生重要的辐射示范效应。
科研队伍建设
实验室现有专职科研人员129名,汇聚了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京市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1人,首都绿化先进个人1人。正高职称成员36人;副高职称成员51人;其他专职人员40人、行政人员2人。
实验室成员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骨干个人”1人、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2人、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十杰青年”1人。
人才培养
实验室在读研究生598人,包括硕士473人,博士125人;近五年,毕业研究生55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6人,硕士研究生448人;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LSA)大学生设计竞赛奖、中国观赏园艺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励150余人次。
在研课题
实验室在研课题14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6项,包括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林业科学技术项目(948)1项、国家林业局林业标准制修订项目4项、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1项、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1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成果产出
近五年,获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40项。包括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19项、英国景观行业学会(BALI)国家景观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4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奖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设计金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科技成果奖4项、良种、培育技术等审定鉴定成果33项;获国家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4项,获植物新品种权61项、国际植物品种登录39项;成果转让21项;制定行业、地方等标准14项;发表学术论文717篇,其中SCI/EI 147篇;出版专著或论文集47篇。
学术交流
近五年,主办、承办72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其中规模500人以上共计6次;参加学术交流会议471人次,其中国际交流231人次,国内交流240人次,包括大会特邀报告38次,大会报告200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实验室讲学172次,其中外国专家83人。
实验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实验室试验区
实验室组培室
实验室小汤山育种基地